中央电视台《科技苑》节目专题介绍我校科研成果 |
发布时间:2021/5/20 阅读:925次 |
5月9日,中央电视台CCTV-7《科技苑》栏目以“河蟹为何颤抖”为题,在时长30分钟的节目中,详细报道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水生甲壳动物病害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文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历经十余年开展河蟹“颤抖病”研究的经历和成果。 虾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水生动物,也是出口创汇的重要水产养殖品种,每年仅江苏省虾蟹的产值就达600多亿元人民币,但水产病害尤其是新型水产病原引起的病害一直困扰着虾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些虾蟹病害中尤以河蟹“颤抖病”危害最为严重,该病发病率30-70%,死亡率近100%,2008年该病被农业部列为新修订的“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CCTV-7《科技苑》本期节目介绍了王文教授团队开展河蟹“颤抖病”研究所经历的漫长而复杂的科研过程,从病原的发现和证实,到病原微生物新种的命名,再到病原检测方法的摸索和疾病防治技术的建立,最终形成了系列化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成效。 围绕上述研究,王文教授团队近年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4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科学基金1项,省级项目6项。该团队发现和证实了河蟹“颤抖病”的致病原是一种新型的水产病原——螺原体,这是国际上首次在水生甲壳动物中发现螺原体,也是首个命名的淡水甲壳动物螺原体病原。近几年王文教授团队在国际SCI期刊发表相关研究论文25篇,其中有10篇(40%)为SCI-Top级别(国际同领域前10%)期刊。水生动物螺原体的发现和研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王文教授多次以分会主席和特邀发言人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在基础理论研究取得突破的同时,该团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基础理论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已经建立了光镜、电镜、PCR、ELISA、病原微生物培养等检测和防治技术,研制出水产螺原体病原快速检测试剂盒,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将这些技术应用于生产实际,他们与江苏省水仙实业有限公司联合申报了江苏省第一家水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并建立了校企联盟和产学研基地,每年暑期,研究团队的老师和研究生都深入生产一线,参与基层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水产疫病检测、科普宣传、技术讲座和培训以及农业科技入户等活动,极大地惠及渔业和民生,受到基层水产技术推广单位和养殖户的欢迎。(生科院、科技处供稿) |